• 骨質密度檢測QA:破解常見迷思,守護骨骼健康

    17526854798224294200

    測試骨質疏鬆,骨質密度測試,骨質疏鬆政府

    骨質密度檢測一定要做嗎?

    骨質密度檢測(骨質密度測試)是評估骨骼健康的重要工具,尤其對高風險族群來說更是不可或缺。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50歲以上的女性中,約有30%患有骨質疏鬆症,而男性則約有20%。這些數據顯示,骨質疏鬆並非僅是老年人的問題,而是需要及早關注的健康議題。

    高風險族群包括:

    • 更年期後的女性
    • 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者
    • 有家族骨質疏鬆病史者
    • 長期缺乏運動或飲食不均衡者

    定期檢測的重要性在於能夠及早發現骨質流失的跡象,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檢測的好處包括:

    • 早期發現骨質疏鬆,避免骨折風險
    • 監測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
    • 提高生活品質,減少因骨折帶來的行動不便

    然而,檢測也可能帶來一些心理壓力,尤其是當結果顯示骨質流失嚴重時。因此,在進行測試骨質疏鬆前,建議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檢測的意義與後續處理方式。

    年紀大了骨質疏鬆是正常的,不需要檢測?

    許多人認為年紀大了骨質疏鬆是自然現象,不需要特別檢測或治療。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預防與治療的疾病,並非老化的必然結果。

    根據香港骨質疏鬆政府機構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中,約有50%的女性與30%的男性會因骨質疏鬆而發生骨折。這些骨折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導致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因此,年紀大更需要注意骨骼健康,而非忽視它。

    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的重要性在於:

    • 可以透過飲食、運動與藥物治療減緩骨質流失
    • 避免因輕微跌倒而導致嚴重骨折
    • 提高晚年生活的獨立性與活動能力

    建議5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測試,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更應每1-2年檢測一次。

    骨質密度檢測會不會很痛?

    許多人在考慮是否進行測試骨質疏鬆時,會擔心檢測過程是否疼痛。事實上,目前最常用的DEXA(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測是完全無痛的,過程類似於照X光,且輻射量極低。

    DEXA檢測的優點包括:

    • 無痛、無創,檢測時間僅需10-15分鐘
    • 準確度高,能早期發現骨質流失
    • 輻射量低,約為胸部X光的十分之一

    除了DEXA外,其他檢測方法如超音波檢測也相當舒適,通常用於初步篩查。檢測前的注意事項包括:

    • 避免穿著帶有金屬的衣物或飾品
    • 檢測前24小時內避免服用鈣補充劑
    • 告知醫生是否有近期進行過鋇劑檢查或核醫學檢查

    總的來說,骨質密度測試是一種安全、無痛的檢查,不應因擔心疼痛而延誤檢測時機。

    骨質密度檢測後,數值不好就代表得了骨質疏鬆症?

    許多人收到骨質密度測試報告後,看到數值不佳便感到恐慌。事實上,骨質密度的評估需要綜合多項指標,並非單一數值就能確診骨質疏鬆症。

    檢測報告中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是T值與Z值:

    指標 意義
    T值 與年輕健康成年人的骨質密度比較,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症
    Z值 與同年齡、同性別者的骨質密度比較,用於評估骨質流失是否異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

    • T值≥-1:正常
    • -1>T值>-2.5:骨質減少
    • T值≤-2.5:骨質疏鬆症

    但這些數值仍需結合其他因素綜合評估,如骨折病史、家族史、用藥情況等。因此,檢測後務必與醫生詳細討論結果,而非自行解讀。香港骨質疏鬆政府機構也建議,即使數值不佳,也應保持積極態度,因為骨質疏鬆是可以治療的。

    補充鈣質就能改善骨質疏鬆症?

    許多人認為只要補充鈣質就能改善骨質疏鬆,這其實是片面的觀念。鈣質固然是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但僅靠補鈣並不足以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

    鈣質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1200毫克
    • 主要來源包括乳製品、深綠色蔬菜、豆製品等
    • 鈣質吸收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然而,維生素D同樣關鍵,它能促進鈣質吸收。香港地處亞熱帶,雖然陽光充足,但研究顯示仍有約40%的成年人維生素D不足。其他影響骨骼健康的因素還包括:

    • 適量負重運動可刺激骨骼生長
    • 避免吸煙與過量飲酒
    • 維持適當體重,過輕或過重都不利骨骼健康

    因此,在進行測試骨質疏鬆後,若發現骨質流失,應採取綜合性的改善措施,而非僅依賴鈣補充劑。

    骨質疏鬆症只能靠藥物治療?

    骨質密度測試顯示患有骨質疏鬆症時,許多人會認為只能依靠藥物治療。事實上,骨質疏鬆症的管理應是多管齊下的綜合治療。

    生活方式調整的重要性:

    • 規律進行負重運動(如步行、爬樓梯)
    • 確保充足的鈣與維生素D攝取
    • 改善居家環境,預防跌倒
    • 戒煙限酒,減少咖啡因攝取

    藥物治療的必要性:

    • 雙磷酸鹽類藥物:抑制破骨細胞活性
    •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模擬雌激素對骨骼的保護作用
    • 副甲狀腺素類似物:促進骨質形成

    香港骨質疏鬆政府機構強調,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結合藥物與生活調整。定期追蹤測試骨質疏鬆結果,評估治療效果,並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才能達到最佳的骨骼保健效果。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