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對於高階奶爸寶媽來說,應該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拉拉褲比較,因為每個高階寶媽應該都有自己寶寶的專屬屁糧。
但是對於新手寶媽來說,可能還是一頭霧水 嬰兒監視器,尤其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網絡信息滿天飛,焦慮更被販賣到極致:‘尿不濕選不好寶寶會紅屁屁‘、‘尿不濕質量差寶寶會過敏’、‘這款尿不濕會漏尿’、‘選擇貴的肯定是好的’。
其實很簡單,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寶寶的尿不濕?既然是適合自己的寶寶,那就將決定權交給寶寶自己,沒錯,買網上的試用裝,回來給寶寶試試就知道了。
網上評價較好的尿不濕隨便一搜就出來了,這裏就不再贅述,但是別人用得好不見得就適合自己的寶寶,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新手寶媽需要做的就是,在這些較好的品牌裏,挑選一些,買一些試用裝給自己的寶寶用,然後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尿不濕。
在買試用裝之前,一些基本的知識還是要簡單了解一下,因為這將有助你建立自己對尿不濕的理解,從而更快速有效的去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尿不濕:
什么是尿不濕?
尿不濕,通俗來講,就是用於替換傳統尿布,給嬰兒使用的可以吸附大量尿液的一次性新型尿布。尿不濕主要由四層構成,即內表層、導流層、吸水層、外表層構成。
內表層是與寶寶屁屁親密接觸的一層,一般采用透氣無紡布制成,其材質比較柔軟,主要作用是包裹寶寶屁屁,柔軟舒適,不會刺激寶寶柔嫩的肌膚。
導流層介於內表層和吸水層之間,其材質也是無紡布,不過與面層有區別的是,導流層的纖維是縱向排列的,當尿液到達導流層時,縱向排列的纖維網會將尿液均勻的導入吸水層,使吸水層均勻的吸收寶寶尿液,而不會出現聚集。
吸水層是尿不濕最核心的一層,其主要材質是高分子吸水樹脂(SAp)和木漿,可以快速吸收寶寶的尿液、並通過毛細作用將尿液擴散到整個芯層中,吸收並儲存尿液。吸水層中的SAp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數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並由於其高親水性,“只吸不吐”,因此具有很強的保水能力,這也是尿不濕取名的重要來源,可以吸附大量水分而不會發生滲漏。
外表層是最外一層,常見材質為透氣底膜+超柔熱風無紡布制成,主要的功能也是防漏,與吸水層SAp組成雙重防漏屏障,保障尿不濕不漏。
紙尿片、尿不濕、紙尿褲、拉拉褲有什么區別?
參照百度百科的定義,尿不濕是嬰兒常用的日用品,是紙尿片、紙尿褲、拉拉褲的統稱,由於吸水性強,被俗稱為“尿不濕。
但進一步深究,發現此定義有不准確之處,尿不濕和紙尿片其實是並列的關系,並不是互相包含的關系。紙尿片形狀類似尿布,呈長方形,與尿不濕材質是不同的,其基本和布尿片差不多,需要配合松緊帶或尿褲套一起使用,且寶寶活動的時候容易側漏或掉下來,可以理解為傳統尿布的簡單改造,並無很強的吸水性。但尿不濕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其結構也更為複雜,是名副其實的尿也不濕。
紙尿褲、拉拉褲其實都屬於尿不濕的范疇,因為從這兩者的結構組成上來說,其核心結構與尿不濕並無區別,只不過是尿不濕在不同時期的別稱罷了。
我們常說的尿不濕其實就是紙尿褲的代名詞,是在寶寶月齡較小(一般小於6個月)的適合用的,當寶寶較大時,一般超過6月齡後,會慢慢嘗試給寶寶用更方便穿的尿不濕,這個階段一般叫做拉拉褲。所以新手寶媽需要選擇的尿不濕其實就是紙尿褲的俗稱。
尿不濕大小如何選?
尿不濕的大小尺寸選擇建議可以參照下表,新生兒一般選擇NB尺寸的尿不濕,但是NB碼的尿不濕一般用不了多久,所以不建議屯太多,去找一些不同品牌的試用裝,基本就夠用了。其餘碼數參照下表,根據月齡來選擇相應的尺寸,一般都沒有問題。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穿拉拉褲了?
關於寶寶什么時候可以穿拉拉褲,不同的寶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在百度上搜了一下,一般建議6個月之後就可以穿了。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網上說法也不少,一般分為兩派,一派是不能過早給寶寶穿拉拉褲,擔心拉拉褲比尿不濕更緊更貼身,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另一派是在寶寶到達六個月之後就可以穿了,主要是為了更換方便。
我是結合寶寶的生長規律來看待這個問題的,寶寶的生長規律口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睡、二哭、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周會走。
基本意思就是,寶寶剛生下來,滿月之前,基本處於睡覺較多的狀態;二月齡會比較鬧,哭的也就比較多;三月齡,寶寶就會抬頭了;四月齡,寶寶開始慢慢會翻身了,此時寶寶已經有自己行動的能力,只不過活動范圍還很小,只會翻一下身,還不會來回翻動;六月齡的時候,寶寶可以自己坐起來,此時相比四月齡,活動能力有所提升。
七月齡,寶寶就可以連續翻身,會翻滾這個動作了,此時寶寶的活動范圍其實就相對比較大了;八月齡,寶寶會掌握爬的技巧,活動范圍更大,基本能爬的地方,寶寶都會嘗試爬過去,探索世界;九月齡,寶寶可以扶著牆邊、床頭或者沙發,可以自己站起來;周歲的時候,寶寶基本就會走了。
從寶寶的生長口訣可以看出,在6月齡之前,寶寶的活動能力其實相對較弱,雖然4月齡的時候會翻身,但是相對來說還比較困難,不是那么熟練,也就是說,此時的寶寶,自主活動能力較弱,還是比較容易受控的,換尿不濕的時候,寶寶相對比較“老實”,會乖乖躺著讓你去更換尿不濕。
當寶寶到了7月齡的時候,就會連續翻身了,此時你會明顯感受到寶寶的活動能力大幅增強,不僅看護的時候需要注意,換尿不濕的時候,你會明顯感到,還沒換好,寶寶就翻身了,當你再准備繼續給寶寶穿尿不濕的時候,寶寶又翻過去了,此時換尿不濕其實就有一定的難度,也比較費勁,明顯的感受就是覺得寶寶沒有小時候好帶。
當寶寶到達8月齡的時候,可以自由地爬行,此時活動能力指數提升,尿不濕更換的難度也指數提升,你會發現,此時給寶寶換一個尿不濕,讓寶寶躺著換尿不濕,寶寶會到處爬,抓不住,把寶寶抱著換,寶寶會不停翻身,各種反抗,等給寶寶換完尿不濕,自己也用光了力氣。
從尿不濕和拉拉褲的更換步驟可以看出,給寶寶換尿不濕時,需要先將尿不濕鋪好,再將寶寶放置於幹淨的尿不濕上,然後將尿不濕合上,再粘貼尿不濕左右兩側的魔術貼,最後再將褶邊整理好防止側漏。
這裏面有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將寶寶放置於尿不濕上後,需要寶寶很配合,基本保持不動,才能很好的將兩個魔術貼粘貼至合適的位置,如果寶寶動的比較厲害,魔術貼就很難一次粘好,需要多次調整,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甚至一個人難以完成這個動作,我家寶寶換尿不濕的時候,基本需要一個氣氛組,要有人不停地逗寶寶,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保持相對穩定的姿態,才能比較容易的更換尿不濕。
而拉拉褲則不一樣,拉拉褲就類似一個小小的內褲,兩端是封閉的,只需要像穿內褲那樣,將寶寶的兩個腿套進去,然後穿好,調正就ok,在穿拉拉褲的過程中,寶寶就算不停在動,一個人還是可以比較輕松的完成這個動作。
結合寶寶的生長規律,及尿不濕和拉拉褲更換步驟的區別,想必你心中大概就明白了尿不濕和拉拉褲的使用場景:在寶寶月齡較小的時候(一般<6個月)時,主要給寶寶穿尿不濕,因為尿不濕比拉拉褲更能吸水,材質一般也更軟,寶寶穿著舒服,月齡小的時候,寶寶相對較聽話,較易實現繁瑣的尿不濕更換。
當寶寶月齡較大的時候(一般>6個月),此時寶寶開始有自主的運動,繁瑣的尿不濕更換已經不是那么容易,此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換拉拉褲。我們家的策略是,尿不濕和拉拉褲結合使用,寶寶6個月之前基本都用的尿不濕,寶寶6個月之後,白天使用的拉拉褲,因為白天寶寶活動量大,需要經常更換尿片,穿拉拉褲,很容易就更換,晚上的時候還是給寶寶穿尿不濕,因為尿不濕更柔軟,吸水性也更好,適合在夜間給寶寶使用,且寶寶在夜間由於瞌睡還是比較聽話的,換尿不濕還是比較容易,寶寶也更舒服。
內旋(上手)抓握是針對背部肌肉的最佳抓握管道. 尤其是lats. 與任何其他背部運動相比,引體向上能引發最顯著的lats啟動.
嬰兒監視器是一個流行的選擇,可以在寶寶睡覺時監視他們. 建議寶寶在前六個月睡得最安全的地方是你的房間,所以當他們搬到自己的房間時,嬰兒監視器是一種監視他們的管道.
雖然有些孩子會感覺到潮濕,或者意識到他們開始小便,然後直奔浴室,但其他孩子則可以穿著濕透或弄髒的訓練褲坐著,只要你不把它們從玩具裏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