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級可穿戴設備的主要特點是,医疗保健可穿戴设备(healthcare wearables),它們是針對某種疾病的,由於這些患者有自己的病理特征,這些設備專注於疾病的症狀並收集數據,然後與國家鼓勵的分級護理和與醫療組織的有效合作相結合。
不僅需要加強醫用可穿戴設備的檢測,而且可穿戴醫用設備還需要捕捉關鍵的患者人口入口和數據監控入口,進而加強對疾病證據的記錄、聚集、整理和分析,使監控數據更加有效、醫學和科學。
據動脈網報道,數字糖尿病護理公司Glooko的胰島素管理系統是通過網站或手機app來獲取用戶血糖的相關數據指標,然後進行統一的記錄、跟蹤和分析。
目前,Glooko 支持 26 種血糖儀,並覆蓋了全美 85% 的品牌,而且患者可以使用 8 種移動設備來采集數據,這便於整合不同的設備采集的分散數據。然後將結果與對照試驗的結果進行比較,後者更可靠。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移動醫療平台的發展,未來的醫療可穿戴設備將推動雲建設,將數據傳輸到雲端,實現互通共享,讓醫生遠程會診後提出診療建議、開出處方。
如果可穿戴式醫療設備能夠無縫連接病人、醫生和雲端,那麼它將迅速推動遠程醫療的發展。
近年來,中信集團建立的“智能制造 + 雲”互聯網平台實現了設備、設備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互聯互通。未來,若這樣的平台能運用到醫療技術領域,那麼將有利於提高醫療信息數據的共享,從而可以推動可穿戴醫療服務設備的發展。
現階段正是由於缺乏有效的醫學專業資源的支持,可穿戴醫療設備才缺少真正的醫學功能。
要想可穿戴醫療設備發展具有中國醫療性,那麼這就要求需要有強大的醫學教育專家團隊的支持,並且植入更多醫學原理和技術企業服務,從而不斷提升其醫學領域應用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