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喪親之痛,無須壓抑

    17526854798224294200

    喪親之痛,無須壓抑

    無論走到哪裏,家人都是我們的情緒掛念。但世事無常,誰也不能奢望永久相隨。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應對親人的離去,如有不幸,怎樣走出喪親之痛?又該怎樣寬慰他們?

    喪失親人、至愛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重大打擊,處理不當可能會壓垮身心。應對親人的驟然去世,喪親者一般會經曆5個心理階段。

    否定:應對猝不及防的噩耗,喪親者一般起先震驚和猜疑,無法接受,覺得這是不真實的,甚至出現短暫的麻木無措、超逸和寧靜。他們可能會努力分散注意力,逃避事實。惱怒:從懷疑到質疑,從“不相信”到“為何”,這時喪親者心裏全是惱怒和不甘,也有人極其愧疚。假裝堅強:在舉行喪禮、招待親友、整理遺物等過程中,喪親者聽見最多的就是“節哀順變”“生者堅強”,喪親者也會到內心要求自己堅強起來,但常常是勉強的。抑鬱:處理完逝者後事,喪親者一般會有一段“抑鬱狀態”,在憂傷、懷戀、懊悔中反複糾纏,嚴重的會不願面對別人,降低社交,整個人深陷無窮回憶和傷感中。接納:通常情況下,在半年後,喪親者能慢慢接納親人離世的現實,不再一味逃避,能正常地與其他人討論這個事,並慢慢意識到自己務必好好活下去,心態也變的寧靜。

    從親人離去的事實中徹底恢複過來並非易事,喪親者自己要做出許多努力。李森強調,應對親人離世,不要壓抑心中的痛苦與不舍,不要害怕表現出脆弱和後悔;無須由於“否定”階段而責怪自己“麻木不仁”,不要因為曾“故作堅強”而感覺自己虛榮,更不要因為“接納”了事實而覺得自己薄情,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強求,從容接受,同時積極做好下列一些事:

    1.尋找適用。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是極大的寬慰,接納他們能提供的所有協助,不要害怕和擔心索要太多。2.走出孤獨。阻隔社交會導致抑鬱,因此不要拒絕觸身後事處理碰別人,還可以與有相同經曆的人聊聊體會。3.規律生活。重大變故通常會弄亂生活節奏,應慢慢使自己回到原來的路軌,正常作息,好好吃飯、入睡、鍛煉。4.尋找“再生”的價值。鼓勵自己從“以往”中走出來,把回憶留到往日,尋找自己繼續生活下來的心願、追求與責任。

    李森說,對喪親者來說,親朋好友的適用極其重要,甚至喪親者最大的鼓勵和幫助,能帶他們走出悲傷,開始新生活。假如你的朋友正經曆喪親之痛,何不這樣做:1.別吝嗇陪伴,就算什么都不說,只是陪著,對方也能感受到寬慰。2.聆聽,不要妄加評論。給喪親者一個情感宣泄的機會,而不要過度要求對方“你要堅強”“這件事會過去的”“你不能這么消沉”等,也不要以和別人做比較的方法勸人如“某某的親人去世了,也沒有和你憂傷這么久……”3.無需有意繞開身亡相關話題。強制聊有趣、快樂的話題效果並不好,也沒必要,能夠陪著他正視家人身亡這件事,一起聊一聊對生命的感悟與理解,心靈治愈的效果可能更好。4.不要對他們的改變心驚膽戰。親人離去屬於心理陰影事情,經曆了重大變故得人,心態和人生觀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或好或壞,周圍的人不要對此心驚膽戰或品頭論足,允許他們慢慢調節,給他們時間,才能幫他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情況。


    網站熱門問題

    大多數人在葬禮後做什麼?

    葬禮招待會是葬禮後的聚會,朋友和家人可以聚在一起慶祝和紀念他們所愛的人的生活. 葬禮通常在葬禮結束後立即舉行. 策劃葬禮招待會相對簡單.

    葬禮後的飲料是什麼?

    通常情况下,在更正式的葬禮之後舉行守靈儀式,為賓客提供社交和慶祝死者生命的機會.

    死後是指死前嗎?

    屍檢,也被稱為屍檢,是對死亡後屍體的檢查. 驗屍的目的是確定死亡原因.

  • 推薦文章